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06:00

[转帖]详解硝化菌

<p><font color="#ff0000">[转自各网上,谢谢诸原作者]&nbsp;&nbsp;&nbsp;&nbsp;&nbsp; 大伙挑些对自己比较有用的看^_^</font></p><p>硝化细菌,俗称:A菌、硝化菌。适用于各种海、淡水的水质处理辅助。<br/>&nbsp;&nbsp;&nbsp;&nbsp;水族箱中如果没有硝化细菌的存在,必然会面临氨含量的激增的危险,不论您采用何种方法或任何水族用品用品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当水中的氨浓度达到水族生物致命浓度时,对于任何一种水族生物而言,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死亡,这时您一定会心疚不已。但如果水中含有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为您不断地解除水中的氨,则整个水族生态平衡系统的稳定性将获得确保,并使水族生物安全地生活于水族箱中。<br/>&nbsp;&nbsp;&nbsp;&nbsp;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能在有氧气的水中或砂砾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以及螺旋型细菌,属于绝对自营性微生物的一类,包括两个完全不同代谢群:<br/>&nbsp;&nbsp;&nbsp;&nbsp;1.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在水中生态系统中将氨消除(经氧化作用)并生成亚硝酸的细菌类;亚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氨的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食物来源是氨,氨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br/>&nbsp;&nbsp;&nbsp;&nbsp;2.硝酸菌属(Nitrobacter):可将亚硝酸分子氧化再转化为硝酸分子的细菌类。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亚硝酸的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食物来源是亚硝酸(但也不一定是亚硝酸,其他有机物亦有可能),它和氧化合可产生硝酸,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br/>&nbsp;&nbsp;&nbsp;&nbsp;因这些硝化细菌能将水中的有毒的化学物质(氨和亚硝酸)加以分解去除,故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不过需要注意:硝化细菌在水质pH中性、弱碱性的环境下发挥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质中发挥效果最差。<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光合细菌,俗称:B菌、光合成红菌。适用于各种海水的水质处理辅助。<br/>&nbsp;&nbsp;&nbsp;&nbsp;光合细菌是一种水中微生物,因具有光合色素,包括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而呈现淡粉红色,光合细菌能在厌氧和光照的条件下,利用化合物中的氢并进行不产生氧的光合作用。<br/>&nbsp;&nbsp;&nbsp;&nbsp;光合细菌可以在某种污染环境下生存,并担负着重要的净化水质的角色。但只有在生存生存环境和污染物质符合其生理、生态特性时,才会发挥其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例如在无光或者有氧环境下,光合细菌就很难发挥效果。<br/>&nbsp;&nbsp;&nbsp;&nbsp;在水族箱中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不当造成的饵料过剩堆积、水族生物的排泄物等等,往往会造成底砂床有机物堆积过多,而使底砂床受到严重的污染。经底砂床上的微生物将有机质分解,会释放出一些对水族生物有毒的物质,例如:氨、亚硝酸及硫化氢等等。当这些分解产物的浓度增加时,就会导致水族生物中毒死亡。<br/>&nbsp;&nbsp;&nbsp;&nbsp;水族箱中若存在光合细菌,它将那些有机质或硫化氢等物质加以吸收利用,而使耗氧的异营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因而降低发生有毒分解产物的机会,同时,底质中的水质借以得到净化,而促使养殖的水族生物的健康成长。<br/>&nbsp;&nbsp;&nbsp;&nbsp;目前,水族市场出售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营型红螺菌科(Rhodospirilaceae),特别是其中的红假单细胞属(Rhodopseudomonas)的种类。这种光合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以不同的代谢方式,有效地净化水质。需要注意:光合细菌在水质pH8.2-8.6的环境下发挥效果最佳,因而比较适合在海水水族箱中使用。<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将一些净化水质的细菌引进水族箱,是一件简单而有效的净化水质的方法,对于目前盛行的家庭饲养观赏鱼等生物提供了极其方便的水质管理方式,颇受水族爱好者喜爱。但在使用这类产品时,也必须注意若干问题,以免降低了预期效果。<br/>&nbsp;&nbsp;&nbsp;&nbsp;一般而言,只有在使用环境和使用对象符合细菌的生理、生态特性时,才能发挥其净水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效果。为了能让这些有益的细菌细菌充分发挥净水作用,在使用上,通常必须注意下列问题:<br/>&nbsp;&nbsp;&nbsp;&nbsp;1.水中有有机污染源<br/>&nbsp;&nbsp;&nbsp;&nbsp;净水细菌是靠水中有机污染而存活的,如果因为水中没有污染源存在,它们就无法长期生存。因此,在新水阶段就加入细菌是否有效,是值得研讨的。<br/>&nbsp;&nbsp;&nbsp;&nbsp;2.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br/>&nbsp;&nbsp;&nbsp;&nbsp;为了避免净水细菌被杀灭,切记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杀菌药剂或治疗鱼病的药剂,需等药物使用至少一星期以上再进行使用净水细菌。<br/>&nbsp;&nbsp;&nbsp;&nbsp;3.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温度<br/>&nbsp;&nbsp;&nbsp;&nbsp;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在最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当然其发挥的效果也是最理想的。例如:光合细菌在23-29℃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水温低于23℃时,它们的生长逐渐停滞,因此低于23℃的水族箱使用这类细菌效果较差。<br/>&nbsp;&nbsp;&nbsp;&nbsp;4.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pH值<br/>&nbsp;&nbsp;&nbsp;&nbsp;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水质酸碱度pH的变化。例如:淡水硝化细菌在pH值等于中性时的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质中效果最差,因此若能将水族箱中的水质调整至中性或弱碱性,它的净水效果会好一些。而光合细菌在pH值8.2-8.6的水质中最具效果,所以它比较适合用于海水水族箱中的使用。<br/>&nbsp;&nbsp;&nbsp;&nbsp;5.要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br/>&nbsp;&nbsp;&nbsp;&nbsp;若要同时放养不同的净水细菌应该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例如: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并不适合同时放养在同一水族箱内,因为它们净化水质的过程互有抑制作用,可能会降低其净化效果。<br/>&nbsp;&nbsp;&nbsp;&nbsp;6.要为细菌提供足够的可居住空间<br/>&nbsp;&nbsp;&nbsp;&nbsp;如果只让细菌生活于水族箱中可能无法满足其繁衍上的需要,这会严重限止细菌的数量使其无法增加。因此,我们应该配合生化过滤系统为细菌细菌再创造更多的可居住空间供它们繁衍,以期待它们加速降低有害物质以及加强它们分解能力。<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要成功地建立有效的净水细菌的"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净水细菌的添加方式以及添加的量。净水细菌的量多以及快速生长,可能有助于有机废物的分解,但过多的净水细菌数量竞相消耗有限的细菌营养物质,同样会导致它们的快速死亡。<br/>&nbsp;&nbsp;&nbsp;&nbsp;净水细菌在水族箱中有一个生命周期。当它们在被加入水族箱,并不是以一定速率增长繁殖。通常在最初时菌数保持不变,这是可能因为细菌适应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此时,细菌的代谢反应正常进行,但细胞的分裂却是静止的。这个生长期称为迟滞期(Lag pnase)。<br/>&nbsp;&nbsp;&nbsp;&nbsp;到迟滞期结束之后,细菌的胞体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分裂,其生长以及繁殖速度达到最大,并在数小时之内达到最高峰,然后细菌的数目又保持不变不再增加,这归因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因为有些营养被消化完了。这种情况也是造成细菌死亡的原因之一,于是细菌开始死亡并数量锐减,假如确保还有一些细菌增殖的话,细菌的死亡将比新生细菌更快,一直到细菌减少到原来的数量为止。这个生命周期约几天至十几天,依水质条件来决定。净水细菌的添加时机如果能够配合其生命周期是最好不过了,即当它的数量正处于最少时再添加,不要等它繁衍到最高数量时再添加,这样一来反而会加速细菌的死亡速度。可是要真正地去了解它的生命周期是多久是极为困难的事,至少绝大多数的水族爱好者是无法观测注意到的,所以一般都是以定期添加为好。<br/>&nbsp;&nbsp;&nbsp;&nbsp;在水草造景缸、岩礁生态缸等等水族箱中因为定期添加肥料等营养药剂,有些营养药剂诸如微量元素的种类可能与净水细菌所需的营养成份类似,只是数量组成不同而已,因此也可能提供给净水细菌用作生长、繁衍的养分。正因为如此,净水细菌在这类水族箱中的生命周期可能比一般只单独饲养鱼类的水族箱中要存活长许多。换而言之,如果单独饲养鱼类的水族箱是一星期定期补充净水细菌一次,在这类水族箱中只要两星期定期补充一次即可。<br/>除了定期添加之之外,如果发现水质不良或者在更换、清洗过滤器后,以及进行药物治疗以后,都可以不定期补充,以确保净水细菌的生态相能成功的建立。<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9 10:55:26编辑过]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06:00

硝化作用的最适条件<br/>硝化作用是指氨经过亚硝酸这一中间过程氧化成硝酸的过程,由亚硝酸细菌(Nitrosomonas)和硝酸细菌(Nitrobacter)分别经氨氧化为亚硝酸和亚硝酸氧化为硝酸这两个作用阶段.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和连续进行的,两种细菌共存。由于它们是需氧型化学能无机营养型细菌,所以,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作用旺盛。对于其他条件,要求的pH为6.2~9.2,温度为25~35℃!!在此条件下作用最旺盛,能将绝大部分的氨转化为硝酸盐。<br/>&nbsp;&nbsp; 硝化细菌是革兰氏阴性。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06:00

反硝化作用原理<br/>反硝化作用,狭义的指将硝酸盐还原为分子态氮的过程,称为脱氮作用;广义的指将硝酸盐还原为较简单的氮化合物的过程,除了脱氮作用外,还包括硝酸盐还原作用(指脱氮作用以外的还原作用,例如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作用)。<br/>&nbsp;&nbsp;&nbsp;&nbsp;多种细菌和真菌斗具有硝酸盐还原酶,可以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方程式如下:<br/>&nbsp;&nbsp;&nbsp;&nbsp;NHO3+2H------------&gt;HNO2+H2O(需要硝酸还原酶的作用)<br/>&nbsp;&nbsp;&nbsp;&nbsp;而脱氮作用,则常常与无氮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伴随发生,例如:<br/>&nbsp;&nbsp;&nbsp;&nbsp;C6H12O6+6H2O----------&gt;6CO2+24H<br/>&nbsp;&nbsp;&nbsp;&nbsp;24H+4NO3 ̄--------------&gt;12H2O+2N2<br/>&nbsp;&nbsp;&nbsp;&nbsp;总的反应方程式为:<br/>&nbsp;&nbsp;&nbsp;&nbsp;C6H12O6+4NO3 ̄------------&gt;6CO2+6H2O+2N2+420cal<br/>&nbsp;&nbsp;&nbsp;&nbsp;也就是说,在1摩尔的葡萄糖被氧化的同时,有4摩尔的硝酸根被还原为2摩尔分子氮。<br/>&nbsp;&nbsp;&nbsp;&nbsp;很多细菌可以引起脱氮作用,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如荧光杆菌,斯图采尔杆菌。它们一般是兼性需氧的细菌,脱氮作用常常是在厌氧条件下发生。而且,有些化学能自养型细菌也可以在厌氧的条件下引起脱氮作用,比如,反硝化硫化细菌可以用硝酸盐来氧化硫,从而将硝酸盐还原,方程式如下:<br/>&nbsp;&nbsp;&nbsp;&nbsp;5S+2CaCO3+6KNO3------------&gt;3K2SO4+2CaSO4+2CO2+3N2+660cal<br/>&nbsp;&nbsp;&nbsp;&nbsp;在pH为7.0~8.2,厌氧条件下,如果有可溶性无氮有机物存在,则脱氮作用旺盛。<br/>&nbsp;&nbsp;&nbsp;&nbsp;反硝化作用的意义在于:<br/>&nbsp;&nbsp;&nbsp;&nbsp;1,硝酸盐还原作用使水中的低毒硝酸盐浓度降低,而使具有较高毒性的亚硝酸盐浓度增加,所以是不利的。<br/>&nbsp;&nbsp;&nbsp;&nbsp;2,脱氮作用使水中的低毒硝酸盐浓度降低,变为无毒的氮气排除,是有利的。<br/>&nbsp;&nbsp;&nbsp;&nbsp;3,在草缸中,脱氮作用会使对草有营养意义的硝酸盐减少,对草是不利的,特别是在氮循环保持良好状态的生态群落中。<br/>&nbsp;&nbsp;&nbsp;&nbsp;4,如果要增加脱氮作用的强度,可以创造适合反应的条件,其中保持适合的酸碱度和一定可溶性无氮有机物浓度是关键。无氮有机物水中的存在有限,可以考虑额外添加补充,例如向水中补充葡萄糖溶液。<br/>&nbsp;&nbsp;&nbsp;&nbsp;5,脱氮作用对没有排除硝酸盐途径的裸缸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硝化作用一起,维持水中的低氮状态,保持水质稳定,延长换水时间。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07:00

关于硝化细菌的知识<br/>一、硝化细菌是什么? <br/>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 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 ( nitrosomonas ) 及硝酸菌属 ( nitrobacter )。<br/>亚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铵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唯一食物来源是铵,铵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什么是铵?这须要解释一下。其实铵是一种氨气 ( nh3 ) 溶于水中所生成的阳离子 ( nh4+ ),因为它在化学上的行为就好像是一种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气体的氨具有刺鼻的臭味,而离子态的铵则无特别的气味,故很容易加以辨认。<br/>在有空气存在时,铵可被亚硝酸菌属细菌吸收利用。它们将其氢原子氧化成水,用氧取代之,所以铵变成水及溶于水中的氧化氮,后者化学家称为「亚硝酸」,其反应式如下: <br/>藉由氧将铵氧化为亚硝酸 ( no2- ) 可以产生能量,亚硝酸菌可利用该能量从二氧化碳或碱度 ( 如 co32- 或 hco3- ) 中制造有机物,所以这类细菌根本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及繁衍。<br/>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亚硝酸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亚硝酸,亚硝酸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而且生成硝酸为氮循环的终产物,其反应式如下:<br/>硝酸菌可利用此反应所产生之能量,用于合成自己所需之有机物,故这类细菌同样不需要摄取有机物也能生存及增殖。<br/>铵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随后又被氧化成硝酸的反应被化学家称为「硝化反应」。这个反应系由两种不同的细菌所进行的,须密切配合,才不致使反应的中间物 no2- 滞留累积于水中。<br/>二、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为何?<br/>任何水产养殖池都会自产有机废物,它们绝大部份属于养殖生物的排泄物,除非立刻将这些有机废物由水中完全移除,否则水中自生之异营性细菌将很快地加以摄取利用,并排泄出氨于水中。<br/>水中的的氨有两个不同的形式:一是氨 ( nh3 ),另一是铵 ( nh4+ )。氨有毒,而铵无毒。两者在水中相对百分率由水中之 ph 值来决定,若水中 ph 值越高,则水中所含有毒氨的百分率也越高,但在酸性的水中,有毒的氨几乎不存在。<br/>养殖池中如果没有硝化细菌存在,必然会面临氨含量激增的危险,不论您采取何种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氨是剧毒物,只要水质偏向碱性,一部份的铵就会自然地转化成氨,当水中的氨浓度达到养殖生物的致死浓度时,造成重大意外损失也就不足为奇。但如果水中含有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为您不断地清除水中的铵,则整个池水的生态平衡系统的稳定性将可获得确保,并使养殖生物安全地成长于饲养环境中。<br/>问题是一般的养殖池中常缺乏足够的硝化细菌,尤其是在初期养殖水中硝化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时更是如此,理由是一般养殖池中的生态环境,常缺乏硝化细菌繁殖之基本生活条件,无形中限制了它们数量及处理铵污染之能力及效率,而使铵被逐渐累积下来,这对碱性化水质及海水养殖的情况将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复因硝化系统之建立需要相当时日,故放养初期的危险性更高。<br/>总之,在一个封闭的养殖环境中,水族生态平衡系统之建立,主要是靠连显微镜下亦不易观察到之无数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迅速处理池水自产的污染,其中尤以消除足让鱼虾等水产养殖生物致命的氨及亚硝酸最具关键性地位。因此,为使水产养殖成功,就有赖硝化细菌介入水族生态平衡系统中扮演清道夫的重要角色,否则要想获得成功的养殖经验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的关系是何等重要。<br/>三、何以硝化细菌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细菌?<br/>硝化细菌只不过是微生物循环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何以笔者只强调硝化细菌的重要性,而不谈其它净水细菌对水质净化的贡献,是不是其它净水细菌较不重要?非也!<br/>在池水生态循环系统中,若无其它异营性细菌存在,水中将到处充斥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此种自我污染的水族环境一样使鱼虾等水产生物无法生存其中。因此,它们常被视为是池水自净作用的先锋部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硝化细菌。<br/>所幸这类细菌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环境,它们几乎无所不在,而繁殖速度相当惊人,大部份的异营性净水细菌,在理想的环境只需几十秒钟即可自行增殖一倍,一般只需二十几分钟即能增殖一倍,因此业者用不着采取特别措施,它们便可以在池水中自生及迅速繁殖。<br/>反观硝化细菌就不是如此,它的繁殖速率很慢,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至少也要费时 24 ~ 36 小时才能增殖一倍。主要的原因在于硝化细菌需在体内制造有机物,若无这些有机物它们就无法生长及繁殖,而制造有机物则需要相当长之时间,不像其它异营性细菌可自有机废物中直接摄取所需要的有机物。<br/>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硝化细菌是一种自营性的细菌,这种细菌的特征是不喜欢有机物,如果有一大堆有机物的话,反而会抑制它们的生长与繁殖。因此它们无法像其它异营性细菌一般可直接寄生在池底的有机废物之上,而必须避开这些有机废物,这无形中会限制硝化细菌的居住环境,若水中适合硝化细菌居住环境不是很多时,它们的数量将很难增加。<br/>就除铵的效率而言,要消除几个 ppm 的铵,至少要有上百万个硝化细菌才能达到目的,所以硝化细菌除铵的效率并不高。再加上硝化细菌的繁殖速率很慢,以及池水中可居住的环境又少,无法自生足量的硝化细菌,以致硝化细菌就自然成了水产养殖的关键细菌了。<br/>四、如何提高足量的硝化细菌?<br/>在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有毒的物质可由硝化细菌所消耗,并生成无毒性的硝酸,硝酸又是藻类的最佳氮肥,能被藻类所吸收及同化。因此,在养殖池中绝对不可缺少硝化细菌,如果硝化细菌缺乏,水中的氨含量将急速增加,使池水内的鱼虾有致死的危险。许多人通常不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致于常遭遇到养殖失败的命运。这说明如果您不去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谋求改善的话,既使是有经验的业者,都可能会败在硝化细菌不足的危害之下。<br/>从池水的生态观点来说,我们是无法防止氨的产生的,但是却可以设法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来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氨。因为硝化细菌是消耗氨的克星,只要这类细菌的数量足够,它们就会很自然地消耗掉每天自产的氨,使氨不会在水中被大量的累积下来,成为水产养殖的隐形杀手。 <br/>至于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呢?从理论的角度而论,为硝化细菌塑造一个理想的繁殖场所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怎么说呢?原来硝化细菌在繁衍过程中,有附着于固定物外表的倾向,若能在池水中安置若干多表面积的固定物供其附着,它就能迅速地附着在这些固定物的表面上,并开始增殖。<br/>然而,要在池水中安置固定物通常是不可行的,理由是这种方式可能会阻碍鱼类的活动及不利于捞补。比较可行的处理方式是在过滤系统中安置「生化培养球」,这种产品是专门为硝化细菌提供一个繁衍场所而设计的,它通常是由黑色的塑料骨架所制成,大小约为 3 ~ 5 公分直径的空心球体,并有很大的表面积可供硝化细菌附着。它的原理是让硝化细菌成为「有壳蜗牛」,增加硝化细菌的生活空间,因此可让硝化细菌依附在这种人造的球体上进行硝化活动,使滤水中的氨及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所消耗。<br/>添加硝化细菌制剂也是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做水质检测发现水中氨浓度偏高时,采用这种方法最有效率。但这种方法只是治标方法,不是治本方法,因为这些制剂在水中被活化成为活菌之后,它们仍然多属「无壳蜗牛」,在池水中无法增殖,甚至因环境不适而逐渐死亡,故必须定期添加才能发挥预期效果。<br/>五、如何正确使用生化培养球?<br/>生化培养球又称为生化过滤球,它是一种藉由生物化学的方法来除掉氨的一种特殊滤材,不过它并不是依靠滤材本身的作用将氨除去,而是藉由生活于滤材表面的硝化细菌来将氨给氧化掉,使之转化为无毒性的硝酸,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堆积,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br/>生化培养球具有广大的表面积,且交错网孔构造可在表面达到完全通气效果,更由于生化培养球若彼此互相接获连接在一起,可在过滤系统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活动空间让硝化细菌居住及生活,并有利于硝化细菌大量的繁衍。<br/>这种产品在使用时,最好与机械式过滤系统结合成一体,不宜单独使用,即可在机械式过滤系统的滤程后面,加设一个「生化培养球箱」,内置生化培养球,仅让滤水由上自动滴流而下,然后再经由滴流过程中的硝化作用,来达到最完美的生物自净作用。<br/>如果将生化培养球单独使用,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若直接把池水引入「生化培养球箱」,水中难免会夹带不少有机废物,由于它们不受硝化细菌所欢迎,若让这些有机废物附着于生化培养球上,则硝化细菌就很难在其表面着床生长。因此应将池水中的有机杂质先行滤除之后,再将滤水引入箱中,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br/>六、渔友对硝化细菌制剂的使用知多少?<br/>硝化细菌制剂是一种用于控制养殖池水自生氨浓度的处理剂,不仅使用相当方便,而且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越来越受渔友的欢迎。使用时可直接将该剂散布于池中,不久即能发挥除铵的功效。<br/>市售硝化细菌制剂可分为活菌及休眠菌两种,渔友可依自己的需要选购使用。前者是利用细菌的活体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看到它们的活动情形。后者是利用休眠菌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中,则无法看到它们具有活动能力。<br/>选择活菌的好处是除铵效果迅速,最适用于氨浓度过高的紧急情况。但是因活菌对氧气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硝酸菌属的细菌只能在有充份氧气存在下才能生存,正因为如此,要将活菌保存并制成产品,常有保存上的困难,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如果使用过期产品,就除铵的观点而言,也是没有什么效率的。<br/>选择休眠菌的优点是能耐久藏,较不用担心失效的问题,但是因为由休眠菌变成活菌所需的活化时间可能需要数天之久,所以无法使用于紧急状况之处理,仅适用于日常的水质管理。一般言之,休眠菌的保存期限约为 1 ~ 2 年,使用时仍需注意商品所标明的使用期限,以免过期失效。另外,此种产品仅亚硝酸菌属之细菌能被制成制剂,故使用后可能会有多余的中间物 no2- 滞留累积于水中,使亚硝酸的浓度有暂时性突然提高的现象,惟对水质不会有明显之影响。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08:00

继续谈硝化细菌<br/>将一些净化水质的细菌引进水族箱,是一件简单而有效的净化水质的方法,对于目前盛行的家庭饲养观赏鱼等生物提供了极其方便的水质管理方式,颇受水族爱好者喜爱。但在使用这类产品时,也必须注意若干问题,以免降低了预期效果。<br/>&nbsp;&nbsp; 一般而言,只有在使用环境和使用对象符合细菌的生理、生态特性时,才能发挥其净水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效果。为了能让这些有益的细菌细菌充分发挥净水作用,在使用上,通常必须注意下列问题:<br/>1.水中有有机污染源<br/>&nbsp;&nbsp; 净水细菌是靠水中有机污染而存活的,如果因为水中没有污染源存在,它们就无法长期生存。因此,在新水阶段就加入细菌是否有效,是值得研讨的。<br/>2.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br/>&nbsp;&nbsp; 为了避免净水细菌被杀灭,切记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杀菌药剂或治疗鱼病的药剂,需等药物使用至少一星期以上再进行使用净水细菌。<br/>3.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温度<br/>&nbsp;&nbsp; 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在最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当然其发挥的效果也是最理想的。例如:光合细菌在23-29℃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水温低于23℃时,它们的生长逐渐停滞,因此低于23℃的水族箱使用这类细菌效果较差。<br/>4.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pH值<br/>&nbsp;&nbsp; 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水质酸碱度pH的变化。例如:淡水硝化细菌在pH值等于中性时的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质中效果最差,因此若能将水族箱中的水质调整至中性或弱碱性,它的净水效果会好一些。而光合细菌在pH值8.2-8.6的水质中最具效果,所以它比较适合用于海水水族箱中的使用。<br/>5.要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br/>&nbsp;&nbsp; 若要同时放养不同的净水细菌应该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例如: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并不适合同时放养在同一水族箱内,因为它们净化水质的过程互有抑制作用,可能会降低其净化效果。<br/>6.要为细菌提供足够的可居住空间<br/>&nbsp;&nbsp; 如果只让细菌生活于水族箱中可能无法满足其繁衍上的需要,这会严重限止细菌的数量使其无法增加。因此,我们应该配合生化过滤系统为细菌细菌再创造更多的可居住空间供它们繁衍,以期待它们加速降低有害物质以及加强它们分解能力。<br/>要成功地建立有效的净水细菌的“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净水细菌的添加方式以及添加的量。净水细菌的量多以及快速生长,可能有助于有机废物的分解,但过多的净水细菌数量竞相消耗有限的细菌营养物质,同样会导致它们的快速死亡。<br/>&nbsp;&nbsp; 净水细菌在水族箱中有一个生命周期。当它们在被加入水族箱,并不是以一定速率增长繁殖。通常在最初时菌数保持不变,这是可能因为细菌适应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此时,细菌的代谢反应正常进行,但细胞的分裂却是静止的。这个生长期称为迟滞期(Lag pnase)。<br/>&nbsp;&nbsp; 到迟滞期结束之后,细菌的胞体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分裂,其生长以及繁殖速度达到最大,并在数小时之内达到最高峰,然后细菌的数目又保持不变不再增加,这归因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因为有些营养被消化完了。这种情况也是造成细菌死亡的原因之一,于是细菌开始死亡并数量锐减,假如确保还有一些细菌增殖的话,细菌的死亡将比新生细菌更快,一直到细菌减少到原来的数量为止。这个生命周期约几天至十几天,依水质条件来决定。净水细菌的添加时机如果能够配合其生命周期是最好不过了,即当它的数量正处于最少时再添加,不要等它繁衍到最高数量时再添加,这样一来反而会加速细菌的死亡速度。可是要真正地去了解它的生命周期是多久是极为困难的事,至少绝大多数的水族爱好者是无法观测注意到的,所以一般都是以定期添加为好。<br/>&nbsp;&nbsp; 在水草造景缸、岩礁生态缸等等水族箱中因为定期添加肥料等营养药剂,有些营养药剂诸如微量元素的种类可能与净水细菌所需的营养成份类似,只是数量组成不同而已,因此也可能提供给净水细菌用作生长、繁衍的养分。正因为如此,净水细菌在这类水族箱中的生命周期可能比一般只单独饲养鱼类的水族箱中要存活长许多。换而言之,如果单独饲养鱼类的水族箱是一星期定期补充净水细菌一次,在这类水族箱中只要两星期定期补充一次即可。<br/>&nbsp;&nbsp; 除了定期添加之之外,如果发现水质不良或者在更换、清洗过滤器后,以及进行药物治疗以后,都可以不定期补充,以确保净水细菌的生态相能成功的建立。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08:00

老水,硝化菌,抽水泵与循环的辩证<br/>——鱼融水 <br/>当今养鱼讲究生态。其实,中国传统鱼经中许多常识涵盖了生态的说法。小时侯养金鱼,从前辈学来水的变化,讲来供大家玩味: <br/>水不流动,阳光太多或无光照藻类会大量滋生,水冒泡,发绿其中绿色棉状物为水华,这种水叫绿水。待这种水仍不加循环,流动就变成了回清水。这时,藻类仍大量滋生,直到将水中氧气耗尽。于是藻类和菌类一夜间大量死亡,水很快变得异常清澈。这种回清水没氧气和有益菌,也就是死水。 <br/>水经过晾晒,有充足光照,不间断流动,水清,无污染,内有有益菌和微生物(肉眼看不到),水为浅绿色或浅褐色,这种水叫老水。说明生态系统良好,最适合鱼儿生长。这就是当今所说的生态。但如不注意循环,流动,和加入新水,这种水也最易变成绿水,甚至回清水。养鱼就是让水保持老水状态。也就是保持生态的平衡。那末什么叫新水?就是经过晾晒准备换水的水。 <br/>换水勤与不勤是相对的。有人一天一换,有人一周一换,甚至更长些,这叫条条道路通罗马,各有道理。勤,可使鱼增强适应力,但鱼很累;相对不勤,鱼儿娇气些却安全些, 关键是注意观察,鱼不舒服了让她舒服,哪儿不舒服靠的是积累,很难言传,但水是否适合,是优先要考滤的。也就是说,换水频率应灵活掌握,太教条了适得其反。买回的鱼,有时莫名其妙地死去,相信多数鱼友都经励过,是从鱼场带的病也有可能,所以不要一味怪自己没勤换水。 <br/>看了许多有关生物过滤的文章,受益匪浅但又觉得太专业,有些词语太绕,有些文章是从外文翻来的,有点chinglish,读起来很涩。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个人觉得,所谓生物过滤就是中国人养鱼所说的老水的概念。老水是最适合养鱼的水。那么,创造这种老水是需要手段的。从科学角度讲老水是由于水中的硝化菌起作用。如何产生并保持水中的硝化菌,也就是生物系统建立和保持的过程,用中国养鱼经来讲就是,水经过晾晒,闯缸,过滤等由新水变为老水的过程和如何保持老水不变回清水甚至死水的过程。硝化菌需要氧,水的流动等,保持老水也是这个道理。自从有了生化过滤这种说法,硝化菌,活性碳,吸氨石......等和生化有关的东东便应运而生。这些办法肯定是有用的,科学的。但硝化菌真的那末复杂吗? <br/>其实,有强有力的循环过滤系统及光照和必要的闯缸,缸里的水自然会变成老水。不必为了硝化菌而购置一大堆东东。中国人养鱼历史比洋人长,鱼养得很好。再加上采纳洋人的部分办法和设备,就可把鱼养得更好。也就是说不必太迷信洋的,土洋结合更好。而且不必花那末多钱。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br/>一,注意观察水在缸中的循环: 看鱼粪便是否能被抽水泵吸入。泵的入水和滤槽的出水口调到最佳位置,使粪便随水流被泵吸入进入滤槽,(祥见我曾发的贴子“小窍门”)。为使泵更好发挥作用,买泵要比常规的稍大一点,也就是说:1.2米的缸,应用30瓦的泵,你就买36瓦的。缸里不留粪便是关键。另外,养彩的怕水太猛会冲到鱼,可把出水口冲向缸壁,使水在缸内撞到缸壁,再返流到泵的入水口。 <br/>二,滤棉或海棉厚一点,作为菌床就足够了,不必再花钱买菌种啦,菌床啦等等。比较起来,海棉更好一些,更经济实用,滤棉洗几次会破烂,要换新的,而海绵用的时间更长些。虽然每次洗,把赃物洗掉的同时会洗掉部分硝化菌,但都会留下足够的硝化菌成为种子,泵的作用起到了,加上海棉既起过滤作用又起硝化菌床作用,再加上缸壁,缸内装饰物都是良好的菌床,老水也就产生了。另外,由于滤棉厚了,上置式滤槽内有可能存住水而溢出,把槽内的挡网垫高些就行了。说明:海绵要那种细密的,新的渗透性会差些,用一段就好了。 <br/>三,至于ph值,软硬度,其实也不必太多顾虑那末多公式,养鱼是一种娱乐,弄得和做学问一样,太累。我们养的鱼,绝大多数不是野生的,一代代传下来已基本适应了我们的水的酸碱度。从南方买鱼到北方养,终归也是少数,只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这种水的酸碱度,软硬度就没问题。 <br/>四,当然,就算水很清,换水还是必要的,每次要少,但有了上面说的,也就不必那末频繁了。 <br/>水总是要换的,关键是怎么换,每次五分一或四分一,大缸就比例大些,小缸就比例小些。多长时间换一次,要根据水的情况,鱼的密度,喂食多少来决定。一般一周一次为好,这时缸壁也脏了,擦缸后换水最好。换前先擦缸,然后等水过滤清了再洗滤材,最后再换水。老水是鱼最喜欢的水,没必要换,绿水是腐败的水,不能留。换出的水沉淀后也不能用,没氧气。青苔好,但观赏鱼是观赏的,缸里好多青苔就不美了。还是那句话,要辩证地看待水的变化。观察,观察再观察,鱼儿离不开水,水呀离不开养,养鱼重在养水。 <br/>总结:以前,中国人养鱼是用盆,用虹吸法,老水保持时间短。当今有了泵,缸里老水就保持得长,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泵是至关重要的。泵使水循环,滤棉或海绵既过滤又起菌床作用。我一米二的缸,用一个缸外过滤器,里面两层都用海棉,根本没放过什么吸胺石,菌种之类,海绵完全起到了这个作用。海绵用的时间越长,这两块海绵越珍贵。因为它们不仅挡住了脏物,还起到了菌床的作用。老水(也就是生化循环)也就这样产生并保持下来。新缸养鱼如能从旧缸滤槽中匀两块滤棉,那末老水的建立就会事倍功半。 <br/>中国人养鱼的历史悠久,但苦于科学总结少,民间积累经验多,说出来没有公式也不成条文,而国外养鱼讲究科学,什么ph啦,硝化菌啦,生化,物理等等。养鱼的确需要这些专业知识,但太专业了就成了学术研究。一种爱好一旦进入科学殿堂,弄好了相得益彰,弄不好,一不留神又会变成乏味的严肃的理论研究。只要谁的鱼有病或水有问题就生化啦,ph啦一大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就会差了许多。让刚学养鱼的人望而生畏甚至却步,让养鱼老手觉得自悲,---人家有那么高深的理论,我别说了,说了让人笑话。我觉得还是将中国传统养鱼经结合科学依据比较好。更带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水是变化的,鱼也在成长,缸里的水与鱼也会随之变化。只用一些数据是远不能替代的。 发这篇议论并无贬低生化理论的意思,而是想土洋结合,让养鱼人别在“生化”一词上望而生畏,便于掌握而已。 <br/>个人看法,不存在对任何文章和个人的褒贬,见者万勿对号入座。 <br/>如果转载此文须经作者同意,或注明作者名字:“鱼融水”以及联络方式,Email:gc4898@hotmail.com和 QQ:393982320否则本人保留相应的权利。<br/>鱼融水<br/>040318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40:00

<p>自己谈点实战经验,因为偶是从宠物鱼类过渡到宠物龟的,很多饲养观赏鱼的缸设及环境可以利用到龟龟这里来,其中之一是硝化细菌,对养水龟的朋友格外有用,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及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水质量.</p><p>如何能够在开缸后短时间有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水质环境?</p><p>答:首先要有个合理的过滤循环系统,如果没有建立起过滤系统是无法培养硝化细菌的,在建立起过滤系统后,要有给硝化细菌的附着面,也就是滤材,如生化棉、玻璃环等等,有了以上条件后开始考虑如何快速获得硝化细菌,一是用瓶装硝化细菌,视缸的大小而定,在开缸初期滴上几滴(一般鱼店有售,常见的有皇牌、奥深等品牌)二是用老滤材,比如之前养鱼养龟过滤盒里的滤棉,不必清洗,直接换到新的缸里来使用,因为滤棉上面已经附有比较稳定的硝化细菌。在做了以上工作后,就开过滤24小时,水会由浑浊到澄清,如果要考虑爱龟安全以及水质好坏,可以先放入闯缸鱼,一般用便宜的饲料鱼即可,在饲料鱼安全度过24小时后且水质一直澄清,说明你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水质环境了,可以入龟拉</p>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47:00

<p>再转一些fish3000鱼友的精文,大部分是个人经验,比较通俗易懂</p><p>这段日子里发现不少鱼友越来越重视硝化细菌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可不少鱼友对硝化细菌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误解,有的人认为硝化细菌能够分解粪便;有的认为可以净化水质,中和水中的悬浮物,这些认识是不准确的,或者可以说是错误的。那么下面我就谈谈我对硝化细菌的认识,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给我指正出来。 1、首先先说说分解有机物,这个粗重的体力劳动可不是娇贵的硝化细菌能完成的,他是靠其它净水细菌完成的。在水生态循环系统中,若无其它异营性细菌存在,水中将到处充斥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此种自我污染的水族环境一样使鱼儿无法生存其中。因此,它们常被视为是水质自净作用的先锋部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硝化细菌。这类细菌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环境,它们几乎无所不在,而繁殖速度相当惊人,大部份的异营性净水细菌,在理想的环境只需几十秒钟即可自行增殖一倍,一般只需二十几分钟即能增殖一倍。但要是裸缸饲养,我们就要借助物理循环,把水中的剩饵或粪便吸出。 2、关于净化水质,中和水中悬浮物的问题。鱼友中不少人去买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每星期按时添加,这样做对吗?回答是完全正确加100分。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们的做法没错,可你们对硝化细菌的认识产生的错误。因为我们买的这种每星期添加的所谓的硝化细菌其实是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俗称:b菌。光合细菌是一种水中微生物,因具有光合色素,包括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而呈现淡粉红色,光合细菌能在厌氧和光照的条件下,利用化合物中的氢并进行不产生氧的光合作用。 光合细菌可以在某种污染环境下生存,并担负着重要的净化水质的角色。但只有在生存环境和污染物质符合其生理、生态特性时,才会发挥其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例如在无光或者有氧环境下,光合细菌就很难发挥效果。 水族箱中若存在光合细菌,它将那些有机质或硫化氢等物质加以吸收利用,而使耗氧的异营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因而降低发生有毒分解产物的机会,同时,底质中的水质借以得到净化,而促使养殖的水族生物的健康成长。 目前,水族市场出售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营型红螺菌科(rhodospirilaceae),特别是其中的红假单细胞属(rhodopseudomonas)的种类。这种光合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以不同的代谢方式,有效地净化水质。需要注意:光合细菌在水质ph8.2-8.6的环境下发挥效果最佳,因而比较适合在海水水族箱中使用。所以这中光合细菌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因为我们鱼缸里没有他生活的理想环境。除非我们制作一个无氧过滤区还要有照明。 现在步入正题,谈谈大家即熟悉又陌生的硝化细菌 1、说到硝化细菌,我们又要老生常谈了,想要了解硝化细菌就要首先明白什么叫氮循环,那么我下面花个草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一步: 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过的食物将会转变为氨(俗称阿摩尼亚);那是因为在这些东西里需要氧的细菌会令蛋白质分裂。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 生存于氧气中的硝化细菌,能把氨会转变为亚硝酸盐(NO2);亚硝酸盐虽然含较少的毒素,但仍对鱼类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 亚硝酸盐及后又被第二种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NO3);而这硝酸盐几乎是无毒的,但突然或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硝酸盐里是有害的。但幸运地,硝酸盐的浓度是可以靠更换鱼缸的水来降低。 第四步: 硝酸盐及后会被不依附氧气而生存的细菌(厌氧性细菌)变为氮气而升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环」。 2、么叫做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俗称A菌( nitrifying ) 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 ( nitrosomonas ) 及硝酸菌属 ( nitrobacter )。 亚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铵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唯一食物来源是铵,铵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什么是铵?这须要解释一下。其实铵是一种氨气 ( nh3 ) 溶于水中所生成的阳离子 ( nh4+ ),因为它在化学上的行为就好象是一种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气体的氨具有刺鼻的臭味,而离子态的铵则无特别的气味,故很容易加以辨认。 在有空气存在时,铵可被亚硝酸菌属细菌吸收利用。它们将其氢原子氧化成水,用氧取代之,所以铵变成水及溶于水中的氧化氮,后者化学家称为「亚硝酸」,其反应式如下: 藉由氧将铵氧化为亚硝酸 ( no2- ) 可以产生能量,亚硝酸菌可利用该能量从二氧化碳或碱度 ( 如 co32- 或 hco3- ) 中制造有机物,所以这类细菌根本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及繁衍。 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亚硝酸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亚硝酸,亚硝酸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而且生成硝酸为氮循环的终产物,其反应式如下: 硝酸菌可利用此反应所产生之能量,用于合成自己所需之有机物,故这类细菌同样不需要摄取有机物也能生存及增殖。 铵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随后又被氧化成硝酸的反应被化学家称为「硝化反应」。这个反应系由两种不同的细菌所进行的,须密切配合,才不致使反应的中间物 no2- 滞留累积于水中。 3、如何提高足量的硝化细菌? 在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有毒的物质可由硝化细菌所消耗,并生成无毒性的硝酸,硝酸又是藻类的最佳氮肥,能被藻类所吸收及同化。因此,在养殖池中绝对不可缺少硝化细菌,如果硝化细菌缺乏,水中的氨含量将急速增加,使池水内的鱼虾有致死的危险。许多人通常不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致于常遭遇到养殖失败的命运。这说明如果您不去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谋求改善的话,既使是有经验的业者,都可能会败在硝化细菌不足的危害之下。 从池水的生态观点来说,我们是无法防止氨的产生的,但是却可以设法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来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氨。因为硝化细菌是消耗氨的克星,只要这类细菌的数量足够,它们就会很自然地消耗掉每天自产的氨,使氨不会在水中被大量的累积下来,成为水产养殖的隐形杀手。 至于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呢?从理论的角度而论,为硝化细菌塑造一个理想的繁殖场所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怎么说呢?原来硝化细菌在繁衍过程中,有附着于固定物外表的倾向,若能在池水中安置若干多表面积的固定物供其附着,它就能迅速地附着在这些固定物的表面上,并开始增殖。 然而,要在池水中安置固定物通常是不可行的,理由是这种方式可能会阻碍鱼类的活动及不利于捞补。比较可行的处理方式是在过滤系统中安置「生化培养球」,这种产品是专门为硝化细菌提供一个繁衍场所而设计的,它通常是由黑色的塑料骨架所制成,大小约为 3 ~ 5 公分直径的空心球体,并有很大的表面积可供硝化细菌附着。它的原理是让硝化细菌成为「有壳蜗牛」,增加硝化细菌的生活空间,因此可让硝化细菌依附在这种人造的球体上进行硝化活动,使滤水中的氨及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所消耗。 添加硝化细菌制剂也是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做水质检测发现水中氨浓度偏高时,采用这种方法最有效率。但这种方法只是治标方法,不是治本方法,因为这些制剂在水中被活化成为活菌之后,它们仍然多属「无壳蜗牛」,在池水中无法增殖,甚至因环境不适而逐渐死亡,故必须定期添加才能发挥预期效果。 4、如何正确使用生化培养球? 生化培养球又称为生化过滤球,它是一种藉由生物化学的方法来除掉氨的一种特殊滤材,不过它并不是依靠滤材本身的作用将氨除去,而是藉由生活于滤材表面的硝化细菌来将氨给氧化掉,使之转化为无毒性的硝酸,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堆积,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 生化培养球具有广大的表面积,且交错网孔构造可在表面达到完全通气效果,更由于生化培养球若彼此互相接获连接在一起,可在过滤系统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活动空间让硝化细菌居住及生活,并有利于硝化细菌大量的繁衍。 这种产品在使用时,最好与机械式过滤系统结合成一体,不宜单独使用,即可在机械式过滤系统的滤程后面,加设一个「生化培养球箱」,内置生化培养球,仅让滤水由上自动滴流而下,然后再经由滴流过程中的硝化作用,来达到最完美的生物自净作用。 如果将生化培养球单独使用,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若直接把池水引入「生化培养球箱」,水中难免会夹带不少有机废物,由于它们不受硝化细菌所欢迎,若让这些有机废物附着于生化培养球上,则硝化细菌就很难在其表面着床生长。因此应将池水中的有机杂质先行滤除之后,再将滤水引入箱中,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 5、硝化细菌制剂的使用 硝化细菌制剂是一种用于控制养殖池水自生氨浓度的处理剂,不仅使用相当方便,而且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越来越受渔友的欢迎。使用时可直接将该剂散布于池中,不久即能发挥除铵的功效。 市售硝化细菌制剂可分为活菌及休眠菌两种,渔友可依自己的需要选购使用。前者是利用细菌的活体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看到它们的活动情形。后者是利用休眠菌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中,则无法看到它们具有活动能力。 选择活菌的好处是除铵效果迅速,最适用于氨浓度过高的紧急情况。但是因活菌对氧气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硝酸菌属的细菌只能在有充份氧气存在下才能生存,正因为如此,要将活菌保存并制成产品,常有保存上的困难,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如果使用过期产品,就除铵的观点而言,也是没有什么效率的。 择休眠菌的优点是能耐久藏,较不用担心失效的问题,但是因为由休眠菌变成活菌所需的活化时间可能需要数天之久,所以无法使用于紧急状况之处理,仅适用于日常的水质管理。一般言之,休眠菌的保存期限约为 1 ~ 2 年,使用时仍需注意商品所标明的使用期限,以免过期失效。另外,此种产品仅亚硝酸菌属之细菌能被制成制剂,故使用后可能会有多余的中间物 no2- 滞留累积于水中,使亚硝酸的浓度有暂时性突然提高的现象,惟对水质不会有明显之影响 6、硝化细菌的注意事项 水中有有机污染源,净水细菌是靠水中有机污染而存活的,如果因为水中没有污染源存在,它们就无法长期生存。因此,在新水阶段就加入细菌是否有效,是值得研讨的。 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 为了避免净水细菌被杀灭,切记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杀菌药剂或治疗鱼病的药剂,需等药物使用至少一星期以上再进行使用净水细菌。 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温度 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在最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当然其发挥的效果也是最理想的。例如:光合细菌在23-29℃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水温低于23℃时,它们的生长逐渐停滞,因此低于23℃的水族箱使用这类细菌效果较差。 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ph值 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水质酸碱度ph的变化。例如:淡水硝化细菌在ph值等于中性时的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质中效果最差,因此若能将水族箱中的水质调整至中性或弱碱性,它的净水效果会好一些。而光合细菌在ph值8.2-8.6的水质中最具效果,所以它比较适合用于海水水族箱中的使用。 要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 若要同时放养不同的净水细菌应该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例如: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并不适合同时放养在同一水族箱内,因为它们净化水质的过程互有抑制作用,可能会降低其净化效果。 要为细菌提供足够的可居住空间 如果只让细菌生活于水族箱中可能无法满足其繁衍上的需要,这会严重限止细菌的数量使其无法增加。因此,我们应该配合生化过滤系统为细菌细菌再创造更多的可居住空间供它们繁衍,以期待它们加速降低有害物质以及加强它们分解能力。 终于说完了,累死我了,希望对广大鱼友有帮助。 </p>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48:00

<strong><font size="2">关硝化细菌的问答<br/><br/></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p>帮你改成简体的啦!</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font>在上一次的对话中,您曾提到另有一类属于有机营养的硝化细菌则具备分解鱼类的粪便之能力,我对这种说法感到有些疑惑,难道硝化细菌也有无机营养与有机营养之分,它们的差别为何?答:事实上,有极少数「有机营养菌」也具有氧化氨以获取能量的能力,这类细菌被称为「有机营养硝化细菌」,不过它们主要靠分解有机物维生,不是靠氨的代谢作用。加上这类细菌在进行氨的代谢作用时,其效率表现显得微不足道,无法与无机营养硝化细菌相提并论,因此通常不被视为真正的硝化细菌,即真正的硝化细菌一般仅指「无机营养菌」而言。因此在学术上为防止混淆起见,微生物学家有必要特别强调「真正的硝化细菌」是什么。所谓真正的硝化细菌是指:以利用氨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生存能源,以及能利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O2</font>作为主要碳源的「无机营养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atson et al.</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因为「有机营养菌」不具备利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O2</font>之能力,而且代谢氨之能力远不如一般硝化细菌,所以不能视为真正的硝化细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我现在才了解原来硝化细菌又有「有机营养硝化细菌」及「无机营养硝化细菌」之分,在水族缸中是否这两类硝化细菌均存在,以及它们如何分工,如果「无机营养硝化细菌」不存在,是否「有机营养硝化细菌」可以取代除氨的作用?答:「有机营养硝化细菌」及「无机营养硝化细菌」有可能同时自生于水族缸中,因为有许多细菌无所不在,可以从各种不同管道进入水族缸。不过,「有机营养硝化细菌」主要靠分解有机物维生,此种谋生方式远较利用氧化氨以获取能量容易得多,再加上水族缸中通常到处充斥鱼粪便,因此它们宁愿过着「有机营养性」生活,而不进行氨的代谢作用,换言之,即使「无机营养硝化细菌」不存在,它们亦不会以取代其除氨功能,真正在水族缸中发挥除氨功能的硝化细菌非「无机营养硝化细菌」莫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 </font>在完全无机的环境中,「有机营养硝化细菌」缺乏有机来源,为了生存,会与「无机营养硝化细菌」竞争氨源吗?答:虽然「有机营养硝化细菌」也具有代谢氨能力,不过它们基本上的维生方式,主要靠有机物氧化所获得化学能,而不是靠氨氧化获所得化学能。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缺少有机资源,但有丰富的氨来源,以及在酸性环境下(无机营养硝化细菌无法作用),则可以改变维生方式依靠氧化氨获得化学能来生存。由此观之,在正常情况下,「有机营养硝化细菌」应无能力与「无机营养硝化细菌」竞争氨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 </font>某些市售硝化细菌产品,强调同时具有分解水族缸中有机物及氨之能力,它们是否为「有机营养硝化细菌」制剂,依上述谈话,使用此类产品应该不会有好的除氨效果,对吗?答:一般而言,只有「有机营养硝化细菌」才同时具有分解水族缸中有机物及氨之能力,但此种细菌分解有机物之效率既不如一般「有机营养菌」来得高,代谢氨之作用也远较真正的硝化细菌为弱,由此看来,如果想透过这种制剂来达到除氨的目的,可以预期其效果将十分有限。因此,为加速达到除氨的目的,最好选用「无机营养硝化细菌」制剂才有明显效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 </font>曾经在水族馆看到消化细菌产品,消化细菌又是什么细菌,两者是否为相同的细菌,据说这种产品中的细菌,具有迅速分解水族缸中有机物,真有这么神奇吗?答:消化细菌与硝化细菌同音,很多人误以为它们是相同细菌,其实两者完全不同。它是一种枯草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acillus licheniformis </font>),因最早发现于禾本科植物的枯茎叶上而有此谓称。它是陆上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好气有机营养菌,但是在淡水及海水的底泥中均能检出此种细菌之存在,分布相当广泛。枯草菌无毒,能分泌出活性强的蛋白质分解酵素,用以快速地分解水中之有机氮化物,亦能分解其它有机物,在水质净化上能担任重要的分解角色。当它的制剂被商品化后,据悉对鱼类的排泄物具有迅速分解效率,因此坊间乃以消化细菌谓称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6. </font>硝化细菌所需要的有机物都要靠自己产制,这不是很麻烦且浪费时间吗?为何它们不能分解水族缸中既成的有机物,以获得它们所需要的有机资源?答:一般「有机营养菌」在利用一般大分子有机物(如脂肪、蛋白质及核酸等)之前,通常会制造这些物质的分解酵素排出体外,将其分解成可溶性且为小分子成分,使之能通过细胞膜再加以利用。因为这些酵素在菌体外作用,故称为胞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exoenzyme</font>)。硝化细菌不能分泌胞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且存在于膜壁空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eriplasm</font>)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类通常也不具备分解一般大分子有机物之特征,因此无法分解水族缸中既成的有机物(如鱼粪便),因此它们所需要的有机资源都要靠自己产制,以致于它们的生长及繁衍速度,远较一般「有机营养菌」慢许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 </font>原来硝化细菌不能分解水族缸中既成的有机物(如鱼粪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不能分泌「胞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以致无法将一般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可通过细胞膜的小分子有机物之故,这是否表示凡可通过细胞膜的小分子有机物,硝化细菌就可能加以利用?答:这种猜测相当合理,但却不一定是对的。因为硝化细菌除了缺乏分解一般有机物之能力外,许多可溶性且为小分子有机物,即使透过主动或被动运输之作用进入细胞内也无法利用,其主要原因为其柠檬酸循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itric acid cycle</font>)中缺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α-</font>酮基戊二酸脱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α- 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font>)之故。此种缺陷使有机物不能经由柠檬酸循环转变为细胞物质而加以利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 </font>硝化细菌利用有机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答:硝化细菌利用有机物的关键因素,须视有机物能否扩散穿过其细胞膜,以及它是否具有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酮基戊二酸脱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定。一般而言,低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个碳的有机物分子可能因被动或主动吸收进入其细胞内。通常直链简单有机分子较支链简单有机分子更能够经由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因此被利用的机会相对增加。至于有机分子的溶解度则由亲水基和疏水基决定的,当亲水基占优势时,其溶解度就大,被利用的机会也相对增加。但若缺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α-</font>酮基戊二酸脱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则被利用的机会则大为减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 </font>不同种类的硝化细菌对有机物的感受性是否相同,以及它们对可利用的有机物是否具有趋向性?当环境中存在这类有机物时,它们维生的方式是否会因而改为有机营养生活?答:所有硝化细菌对有机物的感受性并不一定相同。一般而言,若依硝化细菌对有机物的感受性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专性硝化细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bligate nitrifier) </font>及兼性硝化细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acultative nitrifier)</font>。前者系指完全不能利用有机物或仅能利用极少数简单有机物的硝化细菌;后者则指能利用较多种类有机物的硝化细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atson et al.</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但是无论是专性或兼性硝化细菌,它们对可利用的有机物并无特殊偏好,因此通常不改其无机营养生活的本性。例如,若环境中存在有丰富葡萄糖成分,它们也许可以加以利用,但绝不因此放弃任何从氨氧化以获得化学能之机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 </font>对有机物感受性较佳的硝化细菌,是否因获得可利用的有机物,而加快其生长及繁衍速率?答:大部分对有机物感受性较佳的硝化细菌若改为有机营养生活,其生长及繁衍速率常快于无机营养生活,至于究竟快多少,还得视有机物的种类不同而异。不过也有少数例外,例如,维氏硝酸杆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itrobacter winogradskyi</font>)的世代交替时间不因进行有机营养生活而缩短,反而更长。它若进行无机营养生活,平均每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 ~ 14</font>小时增殖一倍,但是,如改为有机营养生活,平均每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 ~ 100</font>小时才增殖一倍一、硝化细菌是什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硝化细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itrifying ) </font>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itrosomonas ) </font>及硝酸菌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itrobacter )</font>。亚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铵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唯一食物来源是铵,铵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什么是铵?这须要解释一下。其实铵是一种氨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H3 ) </font>溶于水中所生成的阳离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H4+ )</font>,因为它在化学上的行为就好象是一种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气体的氨具有刺鼻的臭味,而离子态的铵则无特别的气味,故很容易加以辨认。在有空气存在时,铵可被亚硝酸菌属细菌吸收利用。它们将其氢原子氧化成水,用氧取代之,所以铵变成水及溶于水中的氧化氮,后者化学家称为「亚硝酸」,其反应式如下:藉由氧将铵氧化为亚硝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O2- ) </font>可以产生能量,亚硝酸菌可利用该能量从二氧化碳或碱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font>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32- </font>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HCO3- ) </font>中制造有机物,所以这类细菌根本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及繁衍。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亚硝酸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亚硝酸,亚硝酸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而且生成硝酸为氮循环的终产物,其反应式如下:硝酸菌可利用此反应所产生之能量,用于合成自己所需之有机物,故这类细菌同样不需要摄取有机物也能生存及增殖。铵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随后又被氧化成硝酸的反应被化学家称为「硝化反应」。这个反应系由两种不同的细菌所进行的,须密切配合,才不致使反应的中间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NO2- </font>滞留累积于水中。二、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为何?任何水产养殖池都会自产有机废物,它们绝大部份属于养殖生物的排泄物,除非立刻将这些有机废物由水中完全移除,否则水中自生之异营性细菌将很快地加以摄取利用,并排泄出氨于水中。水中的的氨有两个不同的形式:一是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H3 )</font>,另一是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NH4+ )</font>。氨有毒,而铵无毒。两者在水中相对百分率由水中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H </font>值来决定,若水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H </font>值越高,则水中所含有毒氨的百分率也越高,但在酸性的水中,有毒的氨几乎不存在。养殖池中如果没有硝化细菌存在,必然会面临氨含量激增的危险,不论您采取何种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氨是剧毒物,只要水质偏向碱性,一部份的铵就会自然地转化成氨,当水中的氨浓度达到养殖生物的致死浓度时,造成重大意外损失也就不足为奇。但如果水中含有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为您不断地清除水中的铵,则整个池水的生态平衡系统的稳定性将可获得确保,并使养殖生物安全地成长于饲养环境中。问题是一般的养殖池中常缺乏足够的硝化细菌,尤其是在初期养殖水中硝化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时更是如此,理由是一般养殖池中的生态环境,常缺乏硝化细菌繁殖之基本生活条件,无形中限制了它们数量及处理铵污染之能力及效率,而使铵被逐渐累积下来,这对碱性化水质及海水养殖的情况将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复因硝化系统之建立需要相当时日,故放养初期的危险性更高。总之,在一个封闭的养殖环境中,水族生态平衡系统之建立,主要是靠连显微镜下亦不易观察到之无数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迅速处理池水自产的污染,其中尤以消除足让鱼虾等水产养殖生物致命的氨及亚硝酸最具关键性地位。因此,为使水产养殖成功,就有赖硝化细菌介入水族生态平衡系统中扮演清道夫的重要角色,否则要想获得成功的养殖经验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的关系是何等重要。三、何以硝化细菌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细菌?硝化细菌只不过是微生物循环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何以笔者只强调硝化细菌的重要性,而不谈其它净水细菌对水质净化的贡献,是不是其它净水细菌较不重要?非也!在池水生态循环系统中,若无其它异营性细菌存在,水中将到处充斥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此种自我污染的水族环境一样使鱼虾等水产生物无法生存其中。因此,它们常被视为是池水自净作用的先锋部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硝化细菌。所幸这类细菌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环境,它们几乎无所不在,而繁殖速度相当惊人,大部份的异营性净水细菌,在理想的环境只需几十秒钟即可自行增殖一倍,一般只需二十几分钟即能增殖一倍,因此业者用不着采取特别措施,它们便可以在池水中自生及迅速繁殖。反观硝化细菌就不是如此,它的繁殖速率很慢,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至少也要费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4 ~ 36 </font>小时才能增殖一倍。主要的原因在于硝化细菌需在体内制造有机物,若无这些有机物它们就无法生长及繁殖,而制造有机物则需要相当长之时间,不像其它异营性细菌可自有机废物中直接摄取所需要的有机物。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硝化细菌是一种自营性的细菌,这种细菌的特征是不喜欢有机物,如果有一大堆有机物的话,反而会抑制它们的生长与繁殖。因此它们无法像其它异营性细菌一般可直接寄生在池底的有机废物之上,而必须避开这些有机废物,这无形中会限制硝化细菌的居住环境,若水中适合硝化细菌居住环境不是很多时,它们的数量将很难增加。就除铵的效率而言,要消除几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m </font>的铵,至少要有上百万个硝化细菌才能达到目的,所以硝化细菌除铵的效率并不高。再加上硝化细菌的繁殖速率很慢,以及池水中可居住的环境又少,无法自生足量的硝化细菌,以致硝化细菌就自然成了水产养殖的关键细菌了。四、如何提高足量的硝化细菌?在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有毒的物质可由硝化细菌所消耗,并生成无毒性的硝酸,硝酸又是藻类的最佳氮肥,能被藻类所吸收及同化。因此,在养殖池中绝对不可缺少硝化细菌,如果硝化细菌缺乏,水中的氨含量将急速增加,使池水内的鱼虾有致死的危险。许多人通常不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致于常遭遇到养殖失败的命运。这说明如果您不去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谋求改善的话,既使是有经验的业者,都可能会败在硝化细菌不足的危害之下。从池水的生态观点来说,我们是无法防止氨的产生的,但是却可以设法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来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氨。因为硝化细菌是消耗氨的克星,只要这类细菌的数量足够,它们就会很自然地消耗掉每天自产的氨,使氨不会在水中被大量的累积下来,成为水产养殖的隐形杀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至于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呢?从理论的角度而论,为硝化细菌塑造一个理想的繁殖场所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怎么说呢?原来硝化细菌在繁衍过程中,有附着于固定物外表的倾向,若能在池水中安置若干多表面积的固定物供其附着,它就能迅速地附着在这些固定物的表面上,并开始增殖。然而,要在池水中安置固定物通常是不可行的,理由是这种方式可能会阻碍鱼类的活动及不利于捞补。比较可行的处理方式是在过滤系统中安置「生化培养球」,这种产品是专门为硝化细菌提供一个繁衍场所而设计的,它通常是由黑色的塑料骨架所制成,大小约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3 ~ 5 </font>公分直径的空心球体,并有很大的表面积可供硝化细菌附着。它的原理是让硝化细菌成为「有壳蜗牛」,增加硝化细菌的生活空间,因此可让硝化细菌依附在这种人造的球体上进行硝化活动,使滤水中的氨及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所消耗。添加硝化细菌制剂也是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做水质检测发现水中氨浓度偏高时,采用这种方法最有效率。但这种方法只是治标方法,不是治本方法,因为这些制剂在水中被活化成为活菌之后,它们仍然多属「无壳蜗牛」,在池水中无法增殖,甚至因环境不适而逐渐死亡,故必须定期添加才能发挥预期效果。五、如何正确使用生化培养球?生化培养球又称为生化过滤球,它是一种藉由生物化学的方法来除掉氨的一种特殊滤材,不过它并不是依靠滤材本身的作用将氨除去,而是藉由生活于滤材表面的硝化细菌来将氨给氧化掉,使之转化为无毒性的硝酸,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堆积,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生化培养球具有广大的表面积,且交错网孔构造可在表面达到完全通气效果,更由于生化培养球若彼此互相接获连接在一起,可在过滤系统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活动空间让硝化细菌居住及生活,并有利于硝化细菌大量的繁衍。这种产品在使用时,最好与机械式过滤系统结合成一体,不宜单独使用,即可在机械式过滤系统的滤程后面,加设一个「生化培养球箱」,内置生化培养球,仅让滤水由上自动滴流而下,然后再经由滴流过程中的硝化作用,来达到最完美的生物自净作用。如果将生化培养球单独使用,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若直接把池水引入「生化培养球箱」,水中难免会夹带不少有机废物,由于它们不受硝化细菌所欢迎,若让这些有机废物附着于生化培养球上,则硝化细菌就很难在其表面着床生长。因此应将池水中的有机杂质先行滤除之后,再将滤水引入箱中,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六、渔友对硝化细菌制剂的使用知多少?硝化细菌制剂是一种用于控制养殖池水自生氨浓度的处理剂,不仅使用相当方便,而且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越来越受渔友的欢迎。使用时可直接将该剂散布于池中,不久即能发挥除铵的功效。市售硝化细菌制剂可分为活菌及休眠菌两种,渔友可依自己的需要选购使用。前者是利用细菌的活体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看到它们的活动情形。后者是利用休眠菌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中,则无法看到它们具有活动能力。选择活菌的好处是除铵效果迅速,最适用于氨浓度过高的紧急情况。但是因活菌对氧气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硝酸菌属的细菌只能在有充份氧气存在下才能生存,正因为如此,要将活菌保存并制成产品,常有保存上的困难,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如果使用过期产品,就除铵的观点而言,也是没有什么效率的。选择休眠菌的优点是能耐久藏,较不用担心失效的问题,但是因为由休眠菌变成活菌所需的活化时间可能需要数天之久,所以无法使用于紧急状况之处理,仅适用于日常的水质管理。一般言之,休眠菌的保存期限约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 ~ 2 </font>年,使用时仍需注意商品所标明的使用期限,以免过期失效。另外,此种产品仅亚硝酸菌属之细菌能被制成制剂,故使用后可能会有多余的中间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NO2- </font>滞留累积于水中,使亚硝酸的浓度有暂时性突然提高的现象,惟对水质不会有明显之影响。</font></p></span>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49:00

<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基础知识学习——硝化系统示意图</span></span><br/><br/></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p>一幅很生动的<u><b><font color="#ff0000">硝化系统示意图</font></b></u>,有助于对硝化系统的理解。</p><p>&nbsp;</p></span><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9 10:49:39编辑过]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52:00

<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基础知识学习——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span></span><br/><br/></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p>  硝化细菌对于环境因子如温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H</font>值、溶氧等之敏感性很大,此外抑制生长物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nhibiting sub-stances</font>)存在,或缺乏关键性奈⒘坑裕?l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t;key micronutrients<font></font>)时,也有很大的影响(陈国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  这些因素也同样会影响硝化作用之效率。以水产养殖用水而言,<u><b><font color="#ff0000">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font></b></u>主要如下: </p><p></p><p></p><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温度:温度愈高,可使硝化作用的活性增加,但这不表示温度越高越好,因为温度越高,溶氧的饱和度会降低,因此硝化作用仅能在温度与溶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关系以获得最高的效率。一般的建议是以不超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不低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为原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lle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p></p><p></p><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pH</font>值:在一般的生物处理程序中,硝化反应系统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H</font>影响很大。硝化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碱度,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H</font>稍高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有利于硝化作用(张镇南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一般的建议是以介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2</font>之间最佳,若高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或低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font>都要避免,因为那已超过硝化细菌正常生长的范围,必然会影响硝化作用的效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lle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p></p><p></p><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溶氧:当溶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O</font>)浓度低时,硝化反应受溶氧浓度影响很大。在养殖池中因有各种曝气措施,溶氧浓度均能控制在接近饱和含量的水平之上,但在一般的生物处理程中,溶氧则较不容易控制,因此必须作处理水之溶氧测试,并控制至少不低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ppm</font>的范围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lle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p></p><p></p><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氨和亚硝酸:分子性的氨和游离的亚硝酸均会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nthonise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6</font>)。分子性的氨浓度如果高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0ppm</font>,可能对亚硝酸化作用产生抑制作用,高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ppm</font>对硝酸化作用即产生抑制作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nthonise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6</font>)。亚硝酸浓度若大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2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ppm</font>亦会抑制硝酸化作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nthonisen et al.</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p></p><p>  5.碳氮比:硝化细菌之存在比率取决于污水中含碳物质及含氮物质之相对数量。含氮营养物浓度之测定可利用凯氏法(Kjeldahl method)测得所谓的总凯氏氮(Totol Kjeldahl Nitrogen),简称TKN,其值包含氨及有机氮化物。含碳物质浓度之测定可利用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行之,它代表有机污染之程度。 BOD/TKN简称碳氮比。碳氮比愈高,异营性氧化菌的活性较大,大量繁殖,消耗溶氧速率快,使硝化细菌无法生存竞争。反之,如果碳氮比愈低,则有利于硝化细菌之增殖。 </p></span>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29 10:52:00

<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硝化菌的理想工作环境(2005-03-07)</span></span><br/><br/></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p>鱼缸内的垃圾,比如屎、所有大细生物尸体、分泌物、吃剩的食物等,都是有机化合物,会被NH3生产菌吃了,化作NH3 / NH4,是为氨化</p><p>作用。NH3有毒,NH4冇(有说有毒,不过轻微)。两者的相对含量,与水的pH有关。pH每上升1.0,NH3的含量升十倍。Ph7时有99.7%NH4,0.3% </p><p>NH3;pH8.4时有84.7% NH4,15.3% NH3。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是两个步骤,1, NH3化为NO2。 2, NO2化为NO3。 由两种细菌,化NH3菌和化NO2菌负责,它们统称硝化菌。 <u><b><font color="#ff0000">硝化菌的理想工作环境</font></b></u>: 1,温度:摄氏8-30度。30度为最佳〔1〕,即工作效率最高。所以在开缸时,把水温调至30度,有最好效果。 2,pH:7.5 ━ 8.5〔1〕。在pH6或以下,硝化工作会慢下来,甚至停下。所以水草缸中,ADA的泥不是正,因太酸,pH肯定低过6,这使</p><p>泥中完全没有硝化作用。海水、淡水的硝化作用,会生产H离子,副作用是使水质的pH下降,即消耗硷性。其公式是:NH3 + 2O2化为NO3 + H2O </p><p>+ 2H (公式1)。 3,氧气:起码高过2ppm〔1〕。从公式1的左手边,可看见须加入O2氧气,才能成事。水流去生化滤水器(包括底喉),第一关卡的硝化菌开始抢劫氧气,经历硝化菌十入铜人阵後,後面的氧可能已所余无「2」了。因此多生物环未</p><p>必多硝化菌。运作良好的水缸,水中应有约6ppm的氧含量。所有鱼缸,氧多百利无一害,没有高压,你不可能做到有害的含量。足氧更是护垫</p><p>,能应付万一有生物死去,腐化时,有关细菌的抢氧。 4,毒害:有趣的是,虽然硝化菌吃NH3,NO2,但它们含量高时,也会毒死硝化菌。就如有些珊瑚爱光,但你用十万w灯来照它,一样照死</p><p>它。微元素也一样。所以开缸时,有不要心急的格言,其真义在於不能使到NH3太多,化NH3菌才能生存,又NH3给菌降至一定度数时,化NO2菌才能生存。有些「天</p><p>才」误会了,以为狂落开缸鱼,食物,或他们以为能使NH3上升的东西,比方食物、死尸,就开缸开得快。这些东西加得太多,第一步就是使NH</p><p>3生产菌得益,用去大量氧,霸占生物过滤滤材的空间,酸化住所,生产大量NH3,总总使化NH3菌更难起头。重金属对硝化菌有毒性,银、水银</p><p>、锌、镍等是例子。医鱼病的铜也是重金属,施药时应考虑。它在NH3含量高时,毒性更重〔Satoetal,1988〕。沙(所以要洗)、水喉水、和</p><p>低质盐有可能含重金属,有些新水剂如seachem的prime能除之。厕所水就一定有添。水喉水的氯和chloramine氯胺是用来杀菌的,硝化菌等益菌也是菌。把水喉水放一段时间,打气,前者能散出,後者不能,新水剂却能清除。植物,藻会分泌出phenol,也对硝化菌有毒性,幸好正常来说量不多,活性碳,skimmer能帮手除之。不过沙面,石面有太多藻,可能对沙,石</p><p>的生物过滤有点影响。 Reference: 1〔US EPA ,1977, Wastewater biology, Bitton Gabriel〕上面所说的有毒物质,影响化NH3菌较大;pH,温度则影响化NO2菌较多。每化一个NH3,其细菌得能量2.75KJ。每化一个NO2,得75KJ。这是化N</p><p>O2菌生长速度较高的其一原因。 NH3,为什么咁毒?水族缸中,NH3另一来源,是尿。这句只答对一半,因渗透压力,淡水鱼会屙很多尿,但海水鱼却小得交关。咸水鱼排放NH3的机制,主力是鳃</p><p>,以扩散形式进行。水中的NH3浓度越高,扩散率越低,即鱼本身的排毒(NH3)率越低。理论上,当鱼内和水中的浓度相等时,便扩散不到。 NH3的另一麻烦处,是它不带电荷 (NO2,NO3,NH4全带电荷)。以此特性,它很容易便进入生物的细胞,话入就入,冇得防御。题外话,H2S也</p><p>是不带电荷的。NH3=0鱼缸才算合格。它含量高,鱼会有烂鳍、烂鳃的症状。珊瑚会不开。NH3会伤害生物的器官。0.5ppm的份量已能使鱼的红</p><p>血球失去运输氧的能力,於是鱼便吸气快急。同等份量也伤害到珊瑚〔Matt Clarke,2002〕。咸、淡水水草,巨藻(如提子草,羽毛草),藻(包括珊瑚的共生藻)等植物,最喜爱,最优先吸取的不是NO3,而是NH3。全因其不带电荷,话入</p><p>就入的特性,植物吸取NH3时,花费的气力是最低的。若吸取NO3,植物又要用多些能量去吸,又要自制出酵素来帮手。第二原因,植物会以NH4</p><p>的形式来贮存,及使用。植物吸NH3再把它变NH4不难,如植物体内是低pH,NH3自动变身。这比直接吸NH4节省工夫。但植物吸NO3後,把它变为</p><p>NH4,便要多多工序了。所以,一缸水中,若有齐NH3、NO2、NO3,植物会优先吸NH3,吸到冇,才吸NO2和NO3。因此,开缸时见到啡藻开始出现,是不等於NO3已形成的。另一谬论是,N氮循环的结尾是NO3被植物吸收了。只是很多人讲极都唔信。蠢人和氮</p><p>气,永远是过剩的。要注意,太高NH3浓度,一样毒死植物的。 植物吸食NH3,硝化菌也吸食NH3,故,彼此是敌对的。植物有对策,就是刚才说硝化菌毒害时的phenol,还有vanillic acid, syringic acid, </p><p>gallic acid, tannic acid等都是硝化菌抑制素。Tannic acid </p><p>是单宁酸,我们饮红酒时的涩味,就是它的味度。这些植物毒素是有机物质,skimmer,碳能帮手,通常缸中也不会有大量。</p><p>NO2 NO2=0鱼缸才算合格。它含量高,鱼鳍会有啡色条纹的症状。珊瑚会不开。跟NH3一样,它能影响红血球失去运输氧的能力,和伤害生物的器官。海水中的盐是NaCl,原来其Cl氯化物会帮助海水鱼抵抗NO2的。Cl和NO2会</p><p>争著被鱼吸收,前者通常是赢家〔Matt Clarke,2002〕。所以淡水鱼有加盐疗法,不过大部分人都不知为何加盐,却加盐。 脱氮作用Denitrification也谈谈NO3。 脱氮作用就是NO3----&gt;(化成)NO2----&gt;N2O----&gt;N2------------(公式2)。由化NO3菌掌管。最後产品是N2氮气,会升上水面,再蒸发到空气。 化NO3菌喜欢的环境: 1,pH7-8.5,最好是7〔Christensen and Harremoes, 1977〕。 2,温度,摄氏35-50度〔Christensen and Harremoes, 1977〕。 3,含氧量:低〔Christensen and Harremoes, 1977〕。即是微氧anoxic 0.5 to 2.0 ppm,但不是无氧anaerobic。如果在无氧状态,化NO3菌</p><p>不会行公式2,却会行:NO3----&gt;NO2----&gt;N2----&gt;NH4〔Bob Goemans,2000〕。最後产物NH4又会有部分变成NH3,因海水缸的pH。 Plenum过滤法,沙内那个架的功能,就是氧气贮存室,用来保证沙内的微氧量,不至去到无氧。这过滤法很妙,妙在其中文名。照翻译它,及</p><p>它的别名,可叫做天然硝酸盐(NO3)减除过滤法(NNR,Natural Nitrate </p><p>Reduction),充水层过滤法(plenum),质巴过滤法(发明者是Jean Jaubert质巴博士,他在80年代後期,於Nice大学提出)。或改个贴切的</p><p>名,但不知那位天才,改为活沙过滤法。活沙是live sand,乃沙的一种,指沙内住有菌、虫及其他生物的沙。「Plenum用活沙啊!」DSB也用</p><p>活沙,又叫那名字吗?那么底喉过滤法用活沙,或放些活沙去滤水器,也应叫做活沙过滤? 4,毒害,跟硝化菌的相同,但敏感度较低。为何鱼缸的NH3,NO2低到测不到,但却有NO3?第一,从化NO3菌喜欢的环境中,pH与温度两项,可见到海水缸的环境是偏心向硝化菌的。海水缸一例pH8.2,摄氏25度。第二,微氧环境较难做成,掌握。九成DSB专家都是靠估的。第三,化NO3菌工作效率较硝化菌慢。 此脱氮作用会便pH上升。 NO3一样有毒,只是害性较低。海水鱼,珊瑚缸中,它应低过15ppm。过高NO3与头洞病lateral line erosion的形成有直接关系〔J.Davids,1993〕。淡水鱼的应低过40ppm。 换水能冲淡NO3,纲上有有关的计算机 :<a href="http://www.practicalfishkeeping.co.uk/pfk/pages/water_change_calculator.php" target="_blank"><font color="#333333">http://www.practicalfishkeeping.co.uk/pfk/pages/water_change_calculator.php</font></a> 题外话,减小藻类数量的另一办法,是不用,或减小用蓝色的灯。因为蓝光会使缸水内的铁量上升。铁是植物最需要的一种重金属养分,用来制造电子传递,和氧化 /还原功能的酵素。在水中,大部分的铁,</p><p>会跟DOC合在一起,藻类等植物是享用不到的。但蓝光会使铁逃走出来,植物便能吸收。这是photoreduction作用。uv也有相同效果。 所有菌在繁殖时,及bb期吸取NH3等物有最劲的效率。 慢性毒害是指毒性未能即时杀死缸中的生物、益菌,但慢慢伤害。拿破仑便是晚晚饮一杯被人加了些少料的蜜糖水而死的。毒性低能使生物不适,就算</p><p>是微微不适,也会使它们有压力stress,长期stress便有问题,如免疫力下降,冇胃口,难繁殖等。有些人养鱼、珊瑚,总是养不长,或生长</p><p>慢,或常生病(如白点),都是慢性毒害的结果。可能是NO3长期&gt;15ppm;NH3、NO2长期&gt;0.1ppm;小量毒害如重金属的存在等。例一,鱼友换水时,不去清除水喉水的chloramine、氯气等毒害。换水後,肉眼看到鱼儿无问题,不过长线对生物及硝化系统会有影响。例二,用含铜的药,就算事後换水,铜也永存,因它会黏在沙、石、玻璃等表面,慢慢走回入水中。它不断微微的影响硝化菌,及在生物体内</p><p>积少成多。其他的药,也有其他的毒害。所以应在缸外用药,或把应放入垃圾筒的鱼掉入垃圾筒。後者能训练决断力。 生物膜bio film 硝化菌、化NO3菌和另外多种菌,都不是在水中浮游的。所以uv器材、换水也不会伤害,或减小它们的数量。它们是住在固体表面上,像生物环</p><p>、沙、玻璃等。它们住在一起,大家齐齐分泌出多糖类polysaccharide的弹性树胶质出来,合成生物膜。这膜是滑而黏的,阁下的旧沙黏在一</p><p>起,就是生物膜的杰作。其他例子有牙齿表面的膜,水面的膜等。生物膜的厚度约是菌的600-900倍〔Masuda S等,1991〕。生物膜是有结构,</p><p>有组织的,当中有水道,使水能流出流入,带来食物、氧气,带走排泄物等。生物膜有保护作用,Powell SJ等在1992曾做实验,把毒药分别放</p><p>入一瓶住在生物膜的菌,及另一瓶浮游的菌。结果是住在生物膜的菌没有事,浮游的死了82%。老了的膜,或长得太厚的会脱落sloughing。沙</p><p>缸底、滤水器底的污物,有部分便是它们,它们也会腐化成NH3,4的。水喉水的氯会使生物膜脱落。 其实每粒位於面层的生物过滤滤材(包括沙),都同时有化NH3、NO2菌的生物膜,和化NO3菌的生物膜。前者好氧,所以它的膜在最外层,这块膜</p><p>会包著後者的膜。後者的膜包著无氧菌的膜。无氧菌的膜包著生物过滤滤材的表面。生物过滤器还有清除病菌、寄生虫、病毒的功能,但效率低而不稳定。科学家现在也未知为什么做得到,推想是它们被生物膜吸收了。 硝化菌补充剂无论是在开缸时,或後,你不用硝化菌补充剂,也一样会成功。在开缸方面,就算氮循环能运行,也不等於完成开缸。盖因一个鱼缸,有很多</p><p>种循环,如碳循环、磷循环、生物链(能量循环)等,它们通通运行良好,才算开缸成功。 硝化菌补充剂要注意存放温度,例如Johnson的PSB便要在夏日时放入雪柜。想像一下炎夏的夜里,店子内的温度,跟雪柜内的差别。又部分菌</p><p>会以生物膜的方式黏在樽内壁,倒不出来的。硝化菌并非在水中浮游,所以换水後不用加此补充剂。补充剂的硝化菌若还健康生存,没有生物膜的它们,加入缸水後,会有一段历险。在水中有其他细菌、原生菌、真菌等追杀;不被水泵的压力</p><p>拉碎,也被车叶打死;skimmer打走等。平安去到生物环的,我想万中无一。缸中水流强的话,落到沙面的机会又小了,继续在水中历险的时间</p><p>又长了。到达沙面,又被藻的phenol毒害,也有其他猎人候驾。过滤棉一个有合格生物过滤系统的水族缸,换棉,是不用去犹豫的。有些鱼友患上硝化菌思觉失调症,慌死换走了棉中的硝化菌。这些菌主要住在生</p><p>物过滤滤材,如生物环、沙、石。棉中的其实数量极少,1)厚、薄、蓝色生物棉的表面面积很低,大块棉及不上一粒优质生物环。2)滤棉把固</p><p>体污物格著,所以棉中的菌大多是NH3/4生产菌。你换走滤棉,才是真正把污染带离鱼缸。结论是,就算你天天换最污染那片棉,是无害的。 生物过滤滤材----用不尽我看过一些上置滤水器,内里的生物环有大部分,永远是乾的,永远没水流经的。其过滤棉也只得一个十元硬币的污积。用不尽,若过滤器的</p><p>水流是由上流下,通常或多或少会发生。部分水流从棉,全体生物过滤滤材的边缘流过,也是老生常谈。解决方式可把来水先分流。滴溜滤水</p><p>系统(1890年人类开始用它作污水处理)更可以在沙缸的第一格,用一个水泵,把格内的水泵上生物球上,再滴溜多一次。其泵水的速度,可快</p><p>至原本水流下的速度的3倍。这更能增加换气量。</p></span>

一缕风 发表于 2006-11-29 11:11:00

SQ 发表于 2006-11-29 22:13:00

<p>雁过留声</p><p>人过留名</p><p>&nbsp;</p><p>UP</p>

小山 发表于 2006-11-30 03:43:00

<p>不错的帖~~~请版主将此帖加精 并置顶 也可转移到鱼版里去</p>

SQ 发表于 2006-11-30 17:32:00

<p>同意!斑竹自己加!</p><p>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p>要是不好意思加,Q来加!

MiraDid 发表于 2006-11-30 20:57:00

<p>呵呵~~谢谢各位斑斑滴支持~~</p><p>也希望转的帖子对龟友们有一定的帮助~~</p>

crazyfeng 发表于 2006-12-11 19:00:00

<p>好帖``` 收藏~~!!!</p>

小刺猬 发表于 2007-1-27 00:50:00

硝化菌能存放么??存多久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详解硝化菌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观龟赏鱼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观龟赏鱼论坛立场